袭杀核谈判代表,接见“波斯王子”,以色列到底想干嘛?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快3上岸技巧倍投方法 > 新闻动态 > 袭杀核谈判代表,接见“波斯王子”,以色列到底想干嘛?

袭杀核谈判代表,接见“波斯王子”,以色列到底想干嘛?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7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袭杀核谈判代表,接见“波斯王子”,以色列到底想干嘛?

从以色列大规模空袭,再到伊朗大规模反击,伊以这场回合制游戏,进行到现在,终于结束,但又没结束。因为伊朗被骗得一愣一愣的!

特朗普前脚在推特上宣布,双方达成协议,相约全面停火。

但后脚导弹就乱飞,把大家当猴子耍。

复盘一下我们会发现许多疑点。

尽管内塔尼亚胡口口声声说,他们挑起战争,是为了让伊朗造不出核武器。

但伊朗早在冲突之前,就已经有弃核的念头了。

伊朗本想着用浓缩铀的销毁,换取美国制裁的解除。

结果以色列反手就让谈判代表阿里·沙姆哈尼重伤入院,差点堵死了美伊谈判的后路。

这波操作不仅我们看不懂,就连特朗普也事先没有收到通知。

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,以色列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,对伊朗下手的?

是嫌“弃核”弃得太顺利,故意激起伊朗人民的志气?

还是说弃核只是内塔尼亚胡的谎言?

答案或许就藏在以色列给袭击行动起的代号——“旭日雄狮”里。

旭日雄狮?

一头狮子、一个太阳。

细心的观众可能看出来了,和伊朗流亡政府的国旗很像?

以色列搬出伊朗前朝的国旗出来做对比,用意不要太明显:

这是想学习小日本复辟伪满洲国啊!

我一个大胆的暴论:内塔尼亚胡一开始的目标,是想推动伊朗政权更迭。

只不过贪心不足蛇吞象,没有实现罢了。

毕竟以色列野心膨胀得很,去年才搞垮叙利亚,在中东拿到了不少利益。

从以色列的打法,不难看出重点打击革命卫队,却刻意避开国防军,摆明是在挑拨离间。让内部闹起来,这不就是颠覆政权的经典套路吗?

再想想,内塔尼亚胡明知事情做得太绝,会把自己逼上绝路,却执意置民众安危于不顾,公然升级冲突。为什么?为的就是逼老美下场,打一场灭国战争。同时达到颠覆伊朗和削弱老美的双重目的。

不久前,美军袭击了伊朗三处核设施,恰恰说明,他们正在被以色列拖下水,正中了内塔尼亚胡的下怀。

如果说,颠覆伊朗,是为了扶持一个听话的傀儡政权。

那么削弱老美,就是为了等到这个政权建立后,美国没有精力管控,只能交给以色列代管。

而以色列的软肋是什么?领土纵深。

面积太小,决定了他再牛也离不开美国。

一旦以色列夺舍了伊朗,获得75倍的领土,就能彻底放飞自我。

而既然要夺舍,那肯定得扶持一个傀儡装一下。

这不伊以冲突刚一打响,以色列扶持的遗老遗少们,都活跃起来了。海外的伊朗人,是真以为祖国要改朝换代了,表现得相当兴奋。

特别是那个“波斯王子”——礼萨·巴列维,都做好了战后接管的准备。

第一次看他那个演讲视频,我还以为是AI合成的。长得跟他爹太像了,简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。

我又查了一下资料,发现这人常年流亡于海外,没少受到以色列优待。

住大house的时候没叫我,现在国家有难了才开始关注民生疾苦。

最近他还接见了以色列一个部长级别的人物。这名以色列部长主张直接干预伊朗,并向王子承诺:“soon in 德黑兰”,下个月就能回德黑兰。

其实不用等下月,现在来也行,德黑兰市民,保证能把他倒吊在旗杆上。

当然,以色列的复辟计划,最后还是落空了。王子估计这辈子都很难活着回到伊朗了。

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不愿意配合以色列打灭国战争。

另一方面,以色列主推的巴列维政权不得人心,复辟王朝的口号注定不会得到伊朗人民青睐。

说起来也可笑,巴列维王子想当“朱三太子”,手里拿的却是源溥仪的剧本。伊朗人民不可能欢迎他。

很多人对伊朗历史有个误解。

认为以前的伊朗是一个很时尚很世俗化的国家,正因为太时尚了,有伤风化,所以才会被一小撮念经念傻了的保守派教士推翻。

可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,没有人民的拥护,教士集团怎么可能推翻世俗君主?

老百姓过得好好的,又怎么可能搞事情?

巴列维时期百姓过得如何,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知道了。

两个字概括:割裂。

旧伊朗,是一个“富裕的穷国”。

上世纪70年代,石油危机爆发。

巴列维王朝靠着石油涨价,大发横财。巅峰时期一年的石油收入,比过去几年的总和还多。

但国家卖石油,跟老百姓有关系吗?

并没有。

伊朗犯了很多资源型国家的通病——社会割裂严重。

财富流向王室、军队以及一小撮寡头资本。

而这一小撮人,又拿着钱,去进口外国商品,赴外旅游消费。毕竟国内除了石油还是石油,产业结构单一,也没有什么可消费的。

结果就是财富难以向下流通,更加剧了贫富差距。

全国最豪华的酒店和高尔夫球场,集中在德黑兰的富人区。

而与此同时,农村还有超过60%的地区连自来水都没有。

城市人口15%,医疗资源却占了全国的一半,贫困地区连个感冒都能要人命,农村婴儿死亡率更是高达千分之一百二十以上。

巴列维虽然亲西方,但没有学到西方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。一下子多了那么多外汇,按理说央行应该收紧银根、控制通胀、谨慎调配外汇资金才对。

可他们却一边大肆举债、一边盲目扩张基建和军购。结果就是,通胀率飙升到30%,老百姓今天刚领的工资,明儿可能就买不起烤馕。当一个烤馕五十万马克时,就明白为什么国王必须死了。

可伊朗不是靠石油暴富了吗?

为什么还要借债、超发呢?

这是巴列维经济政策失败的关键点:钱虽然多了,但烧得更快。

石油危机的收入膨胀,让国王对局势盲目乐观,萌生出跑步进入现代化的念头。

修一堆高速公路、机场、军港;高薪从国外聘请专家,成立大型国有企业和军工集团;成套买进F-14战机等。

花的钱,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多。

随着缺口越来越大,石油收入再高,也捂不住了,政府只能一边印钞、一边借债,寅吃卯粮,赌未来的油价只涨不跌,可偏偏石油危机的红利很快结束。

对普通民众来说,国家的繁荣不过是上层的风花雪月,留给自己的只有涨价的烤馕和看不起的病。

而巴列维晚年患有癌症。命不久矣,所以改革措施往往很急。

他所推行的“白色革命”,又是平均地权,又是解放女性的。说得很好听,可事实上,百姓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。就拿土地改革来说,本意是要把大地主的地分给农民。可在执行过程中,却让少数人钻了空子。农民非但没拿到地,还被迫离开家园,进城充当廉价劳动力。文化方面也一样。民智未开,改革先行。步子迈得太大,后果可想而知。

伊朗高原地形封闭。自古以来宗族和教派势力在农村地区盘根错节。那些从小听别人念经长大的农民,啥也不懂,稀里糊涂失去土地,然后稀里糊涂进了城。

只能从事低端行业,赚的钱很少。

而在全面西化的德黑兰,人人崇尚自由恋爱,没钱就等于没有优先择偶权。

农村保守男孩走在大街上,看着裙摆飘扬的都市时髦女性,陷入了矛盾和纠结:不理解为什么女的能上桌,更不理解她们为什么不属于自己。

渴望靠近,却又觉得那是不洁的、背叛传统的。

都说,一切心理问题都源于性压抑。

这些人白天干着最脏最累的活,晚上回到破败的出租屋,连个能倾诉的人都没有,迟早要爆发。

而清真寺,就成了他们暂时的宣泄口。

那里只有熟悉的念经声,和同样遭遇的教友。

他们聚在一起,就像小胡子的酒馆一样聊天,演讲,渴望回到那个婚姻包办、男人支配女人的教权社会。

这时,一盘刻着宗教领袖霍梅尼名字的录影带,出现在他们面前,给他们指了条“明路”。

所以,真别怪伊朗农村人容易被神棍蛊惑。

但凡巴列维改革靠谱点,保住农民的土地,别让他们背井离乡。

又或者进城后有更平等的就业机会,他们也不至于走到世俗化的对立面上。

他们不是拒绝现代化,而是没有捞到好处。

看看现在的伊朗富人就知道了,这些人曾经也是反国王的一员,如今当上铁帽子王了,一个个私底下放得比欧美还开。

包括现在的伊朗官方,总喜欢把推翻君主制的事件,称为伊斯兰革命,说得好像全都是霍梅尼的功劳一样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。因为在反国王联盟中,什么人都有,连知识分子也看不惯他。

说起来也讽刺,他们能混上知识分子,有国王的一份功劳。

巴列维大力推广高等教育,让不少人读上了大学。

可伊朗的经济结构大家也都知道了。

一座油田贡献一半税收,而且还不需要太多岗位。

所以教伊朗人读那么多书,又不给安排工作。

思想境界提高了,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经济地位,能不对国王有意见吗?

当时支持工人的左派和拥护小资的自由派,哪怕彼此政见再水火不容,只要对国王有意见,都走到一起了。

也就能知道巴列维的改革多得罪人。

只是教士集团势力最大,农村人口更多,革命胜利后被他们摘了桃子而已。

说白了,巴列维的垮台,不是因为它太现代化,而是因为它的现代化脱离了群众。现代化带来了繁华,也制造了不平等、物价飞涨与文化撕裂。民众“两害取其轻”,投向了看似更靠谱的教士集团。

而今天以色列妄想复辟的前朝旧贵,伊朗人民早就给过他们机会,是他们自己不中用。一个被本国百姓驱逐的人,凭什么代表伊朗未来?

当然,面对以色列的暴力夺舍,伊朗并没有坐以待毙。

他们的对策,应该不是普通的反击那么简单,更像是通过武力施压,让以色列民众对当局失望,进而逼内塔尼亚胡下台。

我们可以看到,这次对波,伊朗确实手软了,没有放开手脚去打,对以色列民众留有余地。

别看网上流传的导弹视频有多壮观,把三角篓子裤衩子都炸给飞了。

但说实话,跟中东百姓这么多年遭受的国仇家恨比起来,这点伤害不及千分之一。

可能是因为伊朗高层还对以色列抱有幻想。

也可能是因为导弹还要留着一半威胁老美。

但我想说,以色列摆明要颠覆你政权,这么多导弹还留着过年吗?大不了全部放出去,只要伊朗火力全开,外加胡塞武装全力封锁航道,还怕干不掉以色列?

只要以色列还活着,中东的苦难就不会结束。等他们恢复元气,还会继续轰炸伊朗。

与其畏手畏脚,不如放手一搏。

至于美国,再牛逼,也不可能让死者复生。只要让以色列永久灭亡成为既定事实,伊朗这波就值了。

而且伊朗放过以色列,美国就会放过伊朗吗?反正横竖是死,不如站着死更痛快。

虽然网上经常能看到哈梅内伊的坏话,但这波是真的不希望他倒下。

你想啊,我们每年有多少石油来自伊朗?6~10%,实际上转口贸易进来的更多。

毕竟伊朗常年受制裁,石油只能卖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少数几个国家。

一旦伊朗被美以夺舍,这油价、物价、运费成本,后面会发生什么,不用我多说了吧。

哈梅内伊就算不为兄弟们着想,也应该多为自己的儿子想想。巴列维输了,可以流亡海外。伊斯兰共和国没了,他儿子还能去哪?



上一篇:全国首趟“中医养生”主题旅游列车启程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快3上岸技巧倍投方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